10月27日至29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23年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新落成的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中心顺利举行。中铁建设机电公司项目团队作为大会保障人员参与了建筑设备维护工作。
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位于广州市南沙新区全国首个国际金融岛,是粤港澳大湾区标志性工程,建筑面积约25.72万平方米。项目主要包含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议服务中心、配套用房三个部分,建成后主要承担国际金融论坛(IFF)全球年会、丝路国家国际性会议和学术成果发布工作。中铁建设机电公司团队负责该工程的建筑电气、建筑给排水及消防、建筑通风与空调、智能高空消防智能控制等,共4个专业31个系统的深化设计及机电安装和调试工作,并为本次年会顺利召开保驾护航。
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中铁建设机电公司 供图)
国际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6.6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约50米,以“木棉花开,鸿翔海丝”为设计理念,俯瞰似迎风绽放的木棉花,又宛如海边展翅欲飞的鸿鹄,展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风貌。最高落差达38.1米。“高空作业的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该公司项目负责人杨文伟说,“为了高效完成高空机电施工,我们运用BIM技术,3D模拟管线综合布局和安装过程,避免了3700余处碰撞问题,吊顶高度提升了15至20厘米,为完美呈现岭南特色的船厅、檐宇、骑楼等造型打下坚实基础。”项目机电团队采用“预制化+装配式”施工方式,场外加工现场组装,以高空作业台替代传统升降机,提前25天完成国际会议中心顶部7.8至38.1米高空16个机电系统的安装工作。
为呈现木棉花开和鸿鹄展翅的建筑形象,国际会议中心屋面结构形式采用“钢结构网架+金属屋面”形式,结构造型复杂多变,钢结构网架内的机电系统的施工存在不小的挑战,该项目机电团队绘制节点大样图248张,现场最高峰480人和220台高空作业车同时作业,完成了钢结构网架内的11个子项的机电系统施工任务。
项目管理人员在检查空气源热泵机组(郑航程 摄)
国际会议中心建设中还运用了多项绿色智能技术。该公司项目团队发挥“中铁芯”高端机电品牌效能,贯彻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为建筑装上强大的“心脏”和“血管”,以核心技术赋能智慧建筑。他们在中央大厅、主会场、宴会场等区域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根据场所空间结构特点和参会人数,使用CFD软件计算室内风量,运用地板送风、侧送风、条缝型旋流风口等形式,保证高大空间场所均匀送风,温度浮动在正负1摄氏度之间,同时确保设备与室内造型统一协调。会议中心设置了虹吸雨水系统,可收集室外54000平方米屋面及区域雨水到储水池,回收过程采用降噪措施,减少对会议产生的噪声影响,水质处理后用于会址绿化浇灌及景观水体补水,形成水资源循环利用。
近年来,中铁建设机电公司不断加强属地化品牌建设,依托“中铁芯”高端机电品牌效应,形成以“建筑机电、公共交通机电”两个领域为主,“生态环保、大数据中心、智慧机电、工业机电”四个新兴业务领域拓展的“2+4”发展格局,参建了南方信息技术中心二期、南沙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虎门站等工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